当前位置:首页 >

    威信:法治护航红色文化带动旅游升温

作者:石飞 周自云  发布于:2016-09-21    浏览:1675

      威信县位于乌蒙山下、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并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经济带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和特点。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在县城扎西镇召开著名的“扎西会议”,正所谓“遵义会议”开花,“扎西会议”结果,党中央率领红军由此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我们在红色基因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实施依法治县战略,把运用法治手段护航红色文化作为建设“平安威信”、“法治威信”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为扬帆远航,打造红色旅游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威信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陶勇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

      他说,“十一五”期间,威信县依托“扎西会议”品牌,以红色旅游为主打,坚定不移实施“旅游经济”活县战略,五年来,全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成效显著。

      中央红军集结威信的11天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威信县县城,只见狭窄的马路两旁耸立的两排路灯杆上,红五星和红旗微雕一字排开,很容易把人拉回到当年的峥嵘岁月,使人仿佛看到了当年开进扎西镇(今威信县)的红军队伍,正队列整齐地行走在路上。

      “扎西会议是中央红军北上的重要转折点。”威信县党史办主任李朝洪说,1935年2月4日,一渡赤水后的中央红军首次进入云南,向乌蒙山间的威信扎西地域开进,在此开展革命活动11天后,于14日全部离开威信县。

      “中央红军进入威信期间,纪律严明,尊老爱幼,所到之处,深受老百姓拥戴。”李朝洪介绍说,中央红军不仅不乱拿群众一针一线,只要群众房里有人住,他们就不会进去住宿,而是住在院坝或街边上。红军在扎西集结时,正值天降鹅毛大雪,气候严寒,很多群众要求红军进屋住宿,但红军坚决不住群众的内房,而是睡在屋檐下,或借一些篾垫搭棚住宿。

      随着红军宣传活动的深入人心,许多青年纷纷响应红军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如红九军团在大河滩举行的一次宣传大会上,当场报名参加红军的就有晋绍武等30多人;扎西镇小坝的肖发文背柴到扎西街上卖,听了红军的宣传后当即丢下背架参加红军。很多为红军带路的向导在带路途中也参加了红军。中央红军在威信期间,整个扎西地区参加红军的人员多达3000余人。

      至今当地人们耳熟能详红军中流行的歌曲:“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这也真实反映了当时扎西地区穷苦大众踊跃参加红军的盛况。

      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威信扎西,开展革命活动11天。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在水田寨花房子(鸡鸣三省)、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会议,史称“扎西会议”。

      在“扎西会议”旧址,斑驳的铁箱、发黄的枪套、锈迹斑斑的电话会同这些古老的建筑,闭目遐想,仿佛置身峥嵘岁月。在两合岩,两岸岩壁对峙,高耸云天,立于谷底仰视,仅见“一线天”,雄奇峻伟,让人不禁浮想翩翩……。

      法治护航红色文化带动旅游升温

      “扎西会议是中央红军北上的重要转折点。”李朝洪说,1935年2月,中央红军进入扎西后,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并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缩编中央红军、确定新的战略方针。如今,花房子、扎西镇江西会馆、大河滩庄子上等扎西会议会址已成当地游客必去的地点之一。

      “得益于我县的法治宣传教育才使得红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威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定勇介绍,近年来,威信县立足光荣革命传统,结合实际,开展了广泛的普法宣传教育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县95%以上的公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教育, 学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面达100%,70%以上的农村和社区开展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明显进步,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行业管理均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县刑事发案率逐年减少,非正常死亡、群体性械斗事件和重大信访案件、安全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毗邻花房子会议旧址的湾子苗寨吸引了不少游客,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30万元。这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苗族村寨只有27户人家,过去产业结构单一,5年前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02元。

      湾子苗寨的变化是威信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过去5年,威信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稳步发展,城镇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1%和20.2%。

      未来,随着成都到贵阳高铁的完工、隆昌到黄桶铁路的开工,威信县将彻底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而这座见证了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城市,也将书写属于自己的小康史。

      红色文化助推老区法治建设扑面而来

      随着威信县红色文化旅游的升温,当地党委、政府更加注重红色历史的传承,并加大力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据陶勇介绍,近年来,威信县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平安威信”、“法治威信”、“和谐威信”的重要内容,列入考核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落实,依法治理普法工作已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化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来。

      据了解,该县在依法治县具体工作中,运用各种载体,大力开展“普法”活动。针对新形势下农民外出打工、人员难以集中的现状,充分利用乡镇农村集贸市场赶集日,群众较为集中的有利时机,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普法赶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70000多份,出动宣传车辆215多(台)辆次,展出图版260多块,前后共接待咨询人数12000多人次。

      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将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并使之制度化。建立科级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长效机制为目标,紧密联系实际,依托教育资源,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扎西石龙小学等7所学校被命名为“平安校园”,构建了多样化、经常化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全县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法制报告会240多场,受教育师生16万余人(次)。

      “充分利用下广场市民休闲娱乐集中的优势,使?煤锰逵?荽笃聊坏缡硬シ拧斗ㄖ卫改烤纭罚?直鹨圆煌?咐??卜ㄊ诜ǎ?园甘头āR劳腥?匦屡┐褰ㄉ瑁?谛屡┐褰ㄉ枋缘愦逍陆ǜ弑曜计辗ㄗ?福?帕τ?炝伺ê竦钠辗ǚ瘴А?rdquo;陶勇说,经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依法办事的理念已成为执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

      陶勇表示,法治的春风浩浩荡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威信县政法各部门将秉承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持和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的征程上时刻弘扬长征精神之魂,披荆斩棘、克难攻坚,全面推进威信法治建设。

版权所有(c) 中共昭通市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ICP备案: 滇ICP备0900659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090号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公园路45号    邮编:657000    电话:0870-2134716
投稿信箱:ztzfrmt@163.com    技术支持:昆明腾速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按钮